首页

国产sm视频在线

时间:2025-05-23 03:05:59 作者:以色列驻美使馆两名工作人员在华盛顿遇害 浏览量:24339

  中新社福建湄洲岛9月26日电 题:妈祖故里“疯妈祖”:梳妈祖髻、发“继光饼”、品“妈祖面”

  作者 叶秋云

  “妈祖在菲律宾老一辈华侨华人心中非常重要,是下南洋谋生时的精神支柱,也寄托了他们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旅居菲律宾的洪庄严特地回到“妈祖故里”福建省莆田市,跟着妈祖去巡安。

9月19日,2023年海峡两岸同胞护驾湄洲妈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动启动。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长达十天九夜的2023年海峡两岸同胞护驾湄洲妈祖金身巡安活动,在莆田继续开展,上演台湾“三月疯妈祖”的盛况。洪庄严受访时向记者表示,大部分在菲律宾的福建籍华侨华人都信仰妈祖,代代相传,这个“火种”还将继续延续。

  妈祖原名林默,据载于公元960年诞生在莆田市湄洲岛,以扶危济困、救助海难的传说闻名于世,被称为“海上女神”。湄洲岛上迄今留存的湄洲妈祖祖庙,被海内外信众奉为心灵原乡。

  目前,从湄洲妈祖祖庙分灵的妈祖宫庙有一万多座,遍布五大洲49个国家和地区,妈祖信众有3亿多人。千百年来,以“立德、行善、大爱”为精神内涵的妈祖文化,也成为联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精神纽带。

9月19日,台湾大甲镇澜宫哨角队参与2023年海峡两岸同胞护驾湄洲妈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动。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香火缭绕,鞭炮鸣响,来自台北的饶瑞和与妻子王淑华分别肩扛重达三十余公斤的千里眼、顺风耳神将,走在巡安队伍中,并沿途分发神将脖颈处的一串饼。王淑华说,此次特意准备了台湾“继光饼”挂在神将脖颈处,沿途发放给妈祖信众和路人,将“平安”的美好祝福送给他们,这是台湾比较有特色的阵头文化之一。

  巡安队伍中,18位梳着妈祖髻、穿着妈祖装的湄洲女,十分亮眼。湄洲女头饰服饰是湄洲岛上女子的一种传统装扮,跨越千年,世代相传。

  妈祖髻,又称湄洲女头饰、帆船头。头顶盘成圆盘发髻,象征船舵;发髻里的红头绳,象征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髻,象征船锚;后脑勺梳成扁帆髻,象征船帆;帆髻两边夹着波浪形发卡,象征船桨……整个发型由头发梳成,梳法复杂而精巧。

  “所有要素组合在一起,代表一艘船,寓意一帆风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湄洲女头饰服饰)市级传承人林志华表示,梳妈祖头、穿妈祖装,湄洲女以这种独特方式敬仰妈祖,祈求平安、幸福。

9月19日,梳着妈祖髻、穿着妈祖装的湄洲女参加2023年海峡两岸同胞护驾湄洲妈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动。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白头雉,白头雉,红线绑脰肢”,莆田流传的这句童谣描述的“妈祖面”,也一样饱含平安、祥和的美好寓意。巡安活动中,餐桌上一定有一碗“妈祖面”。

  在湄洲妈祖祖庙,义工李志龙煮的“妈祖面”尤为信众们钟爱。他说,随着妈祖文化不断传播,久而久之,“妈祖面”成了莆田人为亲友祝寿饯行、欢庆佳节、招待客人时必不可少的美食。

  位于湄洲岛天妃故里遗址公园的妈祖源流博物馆,展出“天妃祖迹地名上林”碑刻、“天妃故里”石刻、妈祖祭祀用品、清乾隆皇帝圣旨等,弘扬和传播妈祖文化。

  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今年5月,《妈祖祭典》团体标准发布。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祭典”代表性传承人林金榜看来,这是推动湄洲妈祖信俗标准化的第一步,将进一步推动妈祖文化活态保存、传承、传播和发展。

  “妈祖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心灵原乡,也是海外赤子寻根怀祖、寻求文化认同的精神载体。”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表示,将持续开展“湄洲妈祖巡天下”活动,推动湄洲妈祖分灵天下,让妈祖足迹遍布更多国家和地区。(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宁夏葡萄酒飘香世界走出“国际范”

世界银行特邀能源专家讲师、IEEE PES国际电气委员会储能专委会市场与规划分委会常务理事长李艳分享了《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政策及产业投资机会发展新趋势》。她表示,新型电力系统不仅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更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储能技术,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与发展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储能产业投资发展面临政策、价格、技术路线三个不确定因素,以及赛道、方法、合作方三个确定因素,需要清晰了解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海报|八张图带你了解巴西——

2003年,诸葛秀凤被查出癌症,直到2011年去世。漫长的抗癌之路和病痛折磨,让她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将自己的遗体捐出去做医学研究,希望活着的人少受病痛。”程春林的儿子程兵(化名)受访时说,这是母亲生前最大的愿望。

四川乐山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主题活动

北京10月7日电   就卡西姆港燃煤电站中方车辆遭遇恐怖袭击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中国公民遇袭感到十分震惊,对这一恐怖主义行径予以强烈谴责。

遇见福建:朱熹故里五夫古镇探幽

在采访中,奥利维·奇亚波多还分享了他对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思考,“今天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其实就在我们的手机里。我从很久以来一直都在考虑怎么才能把文化跟高新技术结合起来。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会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等,这些屏幕其实就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所以我想到用数字影像做文化的载体”。他认为,科技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让文化更易于传播和接受,尤其是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两名选手在爱尔兰铁人三项赛中死亡

3月11日电 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接受采访。

相关资讯
中国服装行业智慧服务平台在穗发布

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把脉点题、定向指引的江苏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十分关注、寄予厚望,每次到江苏考察都对江苏文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2017年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2020年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随后在南京主持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又首次提出了“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的重大要求;2023年7月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光荣使命;2023年12月在返京途中考察江苏盐城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彰显着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邃思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江苏的具体化;是新时代江苏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实践的思想指引,更是江苏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热门资讯